科技情報
-
鼓勵玩家「Play at Home」在家爽打game、Sony推出在PS4上推出兩款免費遊戲,不用PS Plus也能永久玩
疫情不斷延燒,雖然近日台灣傳出捷報零確診個案,但各國還是憂心忡忡,持續推廣大家待在家最安全,Sony也響應了這項政策,針對自家PS4平台推出兩款免費遊戲,分別是《秘境探險:奈森德瑞克合輯》(Uncharted: The Nathan Drake Collection)以及《風之旅人》(Journey),前者的內容是包含系列前三款的重製作品、後者則是PS4的移植版。 Sony表示,這兩款遊戲都是為了響應Sony的「Play at Home」政策,目的當然就是避免新冠肺炎疫情擴大,兩款遊戲目前都已經在PS4商城中供下載,玩家只要在4/16凌晨4:00至5/5凌晨4:00前下載就可以擁有這兩款遊戲,而且看起來不需要PS Plus服務就可以直接下載。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外媒根據這項消息有說明,玩家有可能會碰到下載時間較久的問題,因為Sony目前正在和國外政府商談網路頻寬的使用量,雖然無法確定台灣的玩家是否會被網路速度影響,但至少還有三個禮拜左右的時間可以免費下載嘛XD!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10核打不贏8核? Intel第10代Core i9-10900F (200W級)效能露出,多核分數不如AMD第3代Ryzen 7 3700X與Ryzen 9 4900HS (35W級)?!
AMD自3月30日正式推出Ryzen 4000系列行動處理器,以更高效能、更低功耗,讓電競筆電能夠擁有近如電競桌機那樣的體驗,同時還能維持輕薄。PCDIY!也在第一時間內針對,發現這次果然效能提升程度可說是不同凡響。由於這次AMD的7nm、PCIe 4.0的Ryzen 4000行動處理器(代號Renoir)來勢洶洶,讓Intel的產品可說是倍感壓力! 隨著Intel即將於4月底發表,雖說仍是採用14nm、PCIe 3.0,而且TDP(功耗)表定是65W。網路上就有人拿Core i9-10900F這顆具備10C/20T (10核心、20執行緒)處理器來實際測試一番,發現全速時將近200W,甚至滿載時可以高達224W,必須以水冷去壓制才行。 至於效能方面,先別管牙膏了,你聽過真香嗎?是的!拿來跟Ryzen 9 4900HS的8C/16做對比,看看誰的效能比較強! 由所公佈的資訊,他以Intel Core i9-10900F @ 2.80GHz~4.6GHz (GenuineIntel Family 6 Model 165 Stepping 5,10C/20T)處理器,在Geekbench 4的測試成績,單核心與多核心分別獲得5747與29363的成績,請注意喔!可是桌機處理器的成績! 從上面可以看到Intel平台是以基本設定(無超頻)的狀態來測試,我們再看AMD平台的部份,同樣挑出基本設定的成績,可以發現AMD Ryzen 7 3700X @ 3.6GHz~4.4GHz (AuthenticAMD Family 23 Model 113 Stepping 0,8C/16T)處理器,在Geekbench 4的測試成績,單核心與多核心分別獲得5807與35050的成績。這還是使用B450主機板來做測試喔!結果還贏過Intel約1%、19%。 好吧!Ryzen 7 3700X (8C/16T,65W)處理器,打趴Core i9-10900F (10C/20T,65W)也就算了!我們再找一下AMD筆電平台的部份,同樣挑出基本設定的成績,可以找出ROG Zephyrus G14所內建的AMD Ryzen 9 4900HS @ 3.0GHz (AuthenticAMD Family 23 Model 96 Stepping 1,8C/16T)行動處理器,在Geekbench 4的測試成績,單核心與多核心分別獲得5286與30339的成績。可以看到單核心雖然輸Intel約8%,但是在多核心則贏約3%。這還只是35W行動處理器的表現耶! 先來看Intel Core i9-10900F這顆處理器規格吧!10C/20T,內建20MB快取,基礎時脈為2.8GHz,超頻時脈為5.2GHz,Turbo Boost Max開啟後單核心可高達5.1GHz,若全核動態時脈則是4.5GHz~4.6GHz,TDP則是65W。 不過,這個65W指的是基礎時脈下的功耗,以Core i9-10900F為例,其P1最大功耗為170W,而P2最大功耗可達224W,相當於官方TDP的3倍多!只是吃電越兇,效能也應當有所表現才是,但從上面的測試成績可以發現,Geekbench 4單核與多核的成績僅有5747與29363。而且建議售價已知大約落在1.5萬元新台幣!相較於現在Ryzen 7 3700X只要1萬出頭的價錢來看,要說服消費者升級到Intel 10代U似乎頗困難的! 此外,別忘了這次10代U因為腳位,才可以使用。因此玩家們又得另外花主機板的採購預算! 總之,想要買哪家平台,相信精明的消費者要怎麼選擇的吧?以下就列出兩款平台的優勢,做為本文的結束! ● 單核心效能高 ● 時脈高 ● 超頻潛力比較強 ● 記憶體相容性與支援度比較好 ● 整體執行溫度來說,還是比AMD處理器涼一點 ● 多核心效能高 ● 更多核心數/執行緒數,以及更多快取容量 ● 7奈米製程 ● 超高C/P值,產品隨附RGB風扇 ● 單核心效能大約跟Intel能平起平坐 ● 功耗低!!
-
從暗黑之神變成聖光之神?!《Minecraft》推出RTX光追版,畫面不再黯淡無光
NVIDIA的最新GeForce RTX 20系列GPU主打硬體光追(Ray-Tracing)技術與DLSS (Deep Learning Super Sampling,深度學習超級取樣)技術,賦予遊戲畫質提升到更加逼真的境界。然而要玩家掏出腰包來升級到RTX系列顯示卡,除了與遊戲廠商合作導入新遊戲之外,另一條路就是從當前頗受歡迎的遊戲來下手。這次NVIDIA選擇與微軟合作,在其推出的《Minecraft》(當個創世神)遊戲中,,讓遊戲畫面有了光線的加持,看起來更加逼真,從此不再黯淡! 《Minecraft》是一套類似樂高的組合遊戲,玩家可以在虛擬的世界裡建構自己的園地,不管是城堡、大地、草原,或是庭院、大樓、室內空間…等等,只要發揮一點想像力與創造力,就能建構出屬於自己的世界。 然而《Minecraft》由於僅使用到最基本的繪圖功能,沒有什麼基礎的光線特效,因此建構出來的畫面,看起來比較黯淡無光,甚至可能造成錯認山為海的情況。如今NVIDIA為這套最受全世界玩家歡迎的遊戲之一,來,讓玩家能夠透過RTX 20系列的顯示卡,來讓《Minecraft》加入光追特效,玩起來更加逼真! 這次NVIDIA與微軟合力打造的全新版本,主要是針對Bedrock (基岩)版所打造(Java版並不支援),支援RTX的Beta版本於4/16正式上架,玩家只要有該遊戲,並加入其Beta計畫,即可下載到全新6款具備RTX特效的地圖。 此外,NVIDIA更提供各種工具,來教導玩家如何打造RTX等級的地圖,並,讓玩家能以既有的地圖來發展與建構出具有RTX特色的地圖。 在硬體配備方面,這次由於《Minecraft》 RTX版本,將會使用到非常複雜的光追運算,因此非常耗用Win10電腦的系統資源,玩家必須擁有NVIDIA GeForce RTX 2060等級以上的顯示卡,搭配Intel Core i5或同級處理器,記憶體則至少要8GB以上,才跑得動。由於遊戲也支援到DLSS 2.0技術,可以讓遊戲畫面執行得更順暢!官方更表示若搭配RTX 2080並開啟DLSS 2.0之後,在Full HD解析度下可以達到90 FPS的成績! 以下就來看看這次的畫面吧! 玩家們可能在先前《Minecraft》的世界已經很熟悉了,但全新《Minecraft》 RTX版本有更多好玩的東西,包括可以建立全新的RTX材質,以及轉換工具等等。NVIDIA這次推出了各種工具資源包與教學指南,以幫玩家可以快速轉換到RTX的世界。 NVIDIA 這次推出了兩個教學指南,包括RTX材質的建構,以及非官方地圖的轉換工具,還有各種資源包,細節如下: 1. 2. 3. 各式資源包下載: (a) (b) (c) (d) 從上述可以了解到,NVIDIA正極力改變新舊玩家們對於RTX的印象,透過與遊戲廠商合作,加入RTX之後來重新詮釋當紅遊戲,讓老玩家回味,讓新玩家嚐鮮。從先前 (Quake II RTX) 開始,將傳統遊戲帶入光追特色,玩起來更加逼真有趣。而這次的Minecraft with RTX,可是打造出全新的世界,讓玩家們在玩樂的過程中,也能享受RTX特效所帶來的逼真世界!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F5XjQnhXE8 ▲《Minecraft》RTX版本影片簡介
-
AMD第二代新款EPYC 7Fx2家族伺服器追加上市,主攻8、16、24核市場,提供C/P更高的HPC運算效能
AMD自2019年8月8日正式發表,採用Zen 2架構、7nm製程,並支援PCIe 4.0規範,最高達64核心、128執行緒,提供HPC (高效能運算)環境絕佳的運算效能,讓業界刮目相看! 隨著AMD第二代EPYC處理器的上市,,以更優勢的價格來供應企業用戶使用。如今,AMD可說是逐漸在伺服器市場嶄露頭角,隨著伺服器的主流市場逐漸往8核至20核心來發展,AMD也乘勝追擊,於2020年4月14日再推出新的EPYC 7Fx2家族伺服器處理器共三款,包括EPYC 7F72 (24核心)、EPYC 7F52 (16核)與EPYC 7F32 (8核心)等三顆全新CPU,以提供比自家7002同級產品更高的運作,以更具C/P值的設計,讓企業可以加速導入。 先前AMD推出的EPYC 7002系列伺服器處理器(代號‘Rome’,羅馬),採用Zen 2架構,並以全新7nm製程生產,能支援PCIe 4.0規格,以及DDR4-3200記憶體,賦予優勢的I/O與記憶體頻寬,且在L3快取提升了4倍,使效能比上一代EPYC快高達23%的IPC (每時脈執行指令數)。 EPYC不僅從架構上提升,更提供先進的安全功能,能幫助客戶保護最重要的數位資產。最高版本的EPYC 7002系列(7742/7702/7702P)擁有高達64核心、128執行緒為例,導入AMD EPYC平台,相較於競爭對手平台,能有效降低TCO (總擁有成本)達50%。 後來EPYC 64核心家族新增一個7H12的型號,為旗艦款,擁有更高時脈效能,但TDP也增加到280W,此外在今年2月還新增了入門款64核心的EPYC 7662,時脈較低,且TDP也比較低。至於32核心也有新的7532,時脈降低一些,但L3快取容量倍增。 為加速伺服器市場生態系的動能,AMD EPYC已陸續與亞馬遜、Google Cloud、微軟Azure、IBM Cloud、Oracle Cloud、騰訊雲等雲端業者合作,且先前更標下了美國能源局在Oak Ridge國家實驗室的Exascale超級電腦標案,將於2021年打造出1.5 ExaFlops等級的超級電腦-Frontier,此外,更獲得Lawrence Livermore國家實驗室的導入,以及美國各公家單位的採用。由此可見AMD可說是在伺服器市場初露曙光! 由於EPYC 7002家族,最高檔的7742雖說有64核心,但價位其實滿高的,也許效能很強,但耗電量也高,因此不一定符合TCO成本。以一般數據中心、密集運算來說,目前大多的密集性運算工作,其實很多時間是不太需要用到那麼多核心數的,此外像是虛擬機應用方面,像VMware這類的軟體是以單顆處理器的核心數來計價,越多核心的費用也越高()。因此對於整體部署成本來說,其實從記憶體要裝多一點之外,CPU內部的L3快取容量增大,對於伺服器在處理大量運算時,效能提升也比較明顯。 正因此,為達到最佳部署甜蜜點,AMD再次推出三款EPYC 7Fx2家族伺服器處理器,比自家同核心數級的7002系列的時脈和快取容量還要高,因此7Fx2家族將擁有更好的效能表現。以下是7002與7Fx2家族的產品規格列表。 ▼AMD第二代EPYC伺服器處理器 (代號Rome)規格列表 (橘色字為這次發表之新品) 從上表可以看到,這次7Fx2家族,最高等級的EPYC 7F72,擁有24核48緒,時脈為3.2~3.7GHz,L3快取增加到192MB,隨之而來的TDP比較高,達到240W,相較於7402來說,各方面的規格都更好,值得密集運算應用伺服器使用,當然價錢也比較貴一點點就是了! 至於主流的EPYC 7F52,擁有16核32緒,時脈比7302還高,達到3.5~ 3.9GHz,L3快取更是倍增到256GB,比7F72還高,再加上16核32緒裝2顆之後總共為實體32核心,算是一套VMware的授權費,因此AMD認為這顆伺服器處理器不僅時脈更高,將能成為虛擬機器的最佳選擇,因此在售價上將7F52訂得還比7F72高,不過整體來說還是比競爭對手的低就是了! 至於入門的EPYC 7F32則擁有8核16緒,時脈比7262高一些,達到3.7~3.9GHz,但L3則維持不變,售價卻比7262多近4倍!主打高效能入門伺服器市場! 上述的EPYC家族都可以搭配既有的EPYC 7002專用伺服器主機板使用,只要更新BIOS即可支援新的7Fx2處理器,至於TDP方面由於伺服器主機板皆能支援到280W的功耗,因此要應付TDP最高到240W的7Fx2家族,絕對是綽綽有餘! 因為這次EPYC 7Fx2家族,擁有更高效能、更多的L3快取,更可以雙路配置,讓伺服器效能再往上飆升,因此有越來越多一線伺服器大廠,紛紛導入7Fx2家族處理器,來建構各式伺服器產品。以下就透過簡報來看看AMD這次的出牌吧!
-
駭客暗網已售出超過50萬組Zoom雲端會議服務的帳號,只賣1美分,有些還免費贈送!趕快更改密碼!
Zoom是一家位於美國加州聖荷西的科技公司,主要業務是提供雲端為主的視訊會議(Cloud Meeting)系統服務。不過前陣子被爆出有資安疑慮之後,不僅Google下令不准使用Zoom之外,就連我們行政院也下令各公務機關與各級學校都要禁用Zoom了! 有人問,有那麼嚴重嗎?確實啊!因為在某些暗網與駭客論壇裡面,就有人在兜售Zoom的帳號了!資安公司發現裡面有不少是摩根大通、花旗銀行,或是一些大學的帳號,您說不嚴重嗎? 由於暗網與駭客論壇裡面有超過50萬組Zoom帳號被售出,賣價低於一美分(不用新台幣1元)售出,甚至某些情況還免費大相送。這些帳號是透過憑證填充攻擊(credential stuffing attack)的方式取得,也就是以錯誤嘗試登入的方式瞎猜出密碼,在早期Zoom的登入機制還不是很完善時,駭客就是透過這樣的方式成功登入之後,將這些成功的帳號整理成表,再兜售給其他駭客! 由於有些Zoom帳號是免費提供給駭客論壇,讓其他駭客可以使用Zoom-bombing (未受邀請的陌生人突然加入線上會議且大叫,以干擾會議)的惡作劇,或是其他惡意行為,擾亂既有的會議進行。要是會議是屬於NDA類型或是比較機密的會議,那麼就有機敏資料外洩的可能! 資安公司表示,這些免費的Zoom帳戶大約是在2020年4月1日起在駭客論壇上看到的,由於有這些好料!因此也讓這些駭客論壇越來越受矚目!流量開始爆增!除了上述的帳號是免費供應的之外,其他有些帳號則是以不到一美分的價格售出! 由於這些帳戶都是透過文字的方式來分享出去的!那些洩漏帳號者就大喇喇的直接在論壇裡面貼上一堆登入帳號(Email)和密碼。下圖中,就有超過290組帳號是免費提供的,主要都是學院的帳號。如佛蒙特大學、科羅拉多大學、達特茅斯學院、拉斐特大學、佛羅里達大學…等等。這些密碼中,有些是正確的,而有些則是舊密碼,表示當初就是用憑證填充攻擊的方式獲得! (不過如今應該有不少單位已經更改密碼了,因此這些帳戶可能無法再登入) 由於駭客論壇大量拋售這些Zoom帳號,資安公司一口氣買下大量的帳戶,以便可以用來警告這些用戶們趕快去更改密碼。該公司以一美分買下53萬組帳號,平均一個帳號不到0.0020美元。這些被售出的帳戶,包括受害者的Email、密碼、個人會議URL以及HostKey (主持人鑰匙)。 由於Cyble買下來的Zoom帳戶中,有些也是他們的客戶,他們也確認了這些帳戶有些是有用的,他們也透過聯絡這些客戶趕緊去更改密碼。 由於所有公司都受到這種憑證填充攻擊的影響,且Zoom的密碼可以從電腦、平板或手機登入,因此建議趕快更改密碼,至於個人會議ID必須付費才能更改!要是若怕陌生人突然衝進會議來搗亂的話,可以設定要求輸入會議密碼,才准許進入。此外也可以並預設關閉電腦音訊,或是關閉電話登入,以免收到參與者的雜音。 另外,Cyble也將這次的資安事件,加入其的網站,使用者可以透過輸入自己的Email,來檢查自己的帳戶是否被流出去濫用!
-
訓練師必備,雷蛇推出精靈寶可夢聯名款Razer Hammerhead True Wireless Earbuds
知名電競廠商雷蛇Razer常與時下熱門遊戲IP推出聯名款的產品,像是這段期間主打的鬥陣特工、戰爭機器等都有搭配推出對應產品,但較偏向比較硬派的競技類型遊戲為主,不過,接續先前推出粉色系周邊之後,觸角也伸往其他玩家火熱的遊戲主角上頭,看到沒、可能很難想像雷蛇居然和超萌超Q的精靈寶可夢系列合作?! 這次雷蛇將聯名合作的產品鎖定到了市場競爭白熱化的「真.無線藍牙耳機」上,為自家的Razer Hammerhead True Wireless Earbuds(名字太長了,以下簡稱Razer Hammerhead)帶來寶可夢的限定版本。 在外觀上可不是只是單純的印上寶可夢的LOGO或是推出新顏色,而是將整個充電盒都變成了寶貝球的樣子!耳機本體的部分則是將配色換成了大家熟知的「皮卡丘黃」,並將觸控板的部分設計成皮卡丘背部的剪影,戴上耳機後,耳機的提示音還會是皮卡丘的叫聲,感覺就好像是皮卡丘在對玩家說俏俏話,相當的頗具巧思。 (小編承認,有打中小編的心,X、想買…) 如果玩家跟小編一樣是寶可夢迷,特別是看到皮卡丘就完全失去抵抗力,即使剁手也想購買的話,可能需要費一點力氣了,因為目前這款產品只會在中國上市,台灣目前似乎是沒有引進的計劃。(殘念 好在台灣想要購買中國商成的產品的渠道相當多元,知名網購平台天貓也已經開放購買了,其售價為999元人民幣(約4,300元台幣),已真‧無線藍牙耳機的價格來說不算是特別貴,看來訓練師們的口袋空間似乎又要更擁擠了。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PC出貨量雪崩式下跌、四年內最大衰退!蘋果大減21%、Dell逆勢上漲1.1%
從1月左右肺炎疫情爆發,世界工廠「中國」進入了封鎖狀態,封城、停工讓大量的產品製造進入的停擺,即便現在復工了,卻換全世界因為疫情接連宣布停班停課。 這樣的影響在PC市場的衝擊毫不意外的是相當的劇烈,除了記憶體、SSD的價格提升之外,個人電腦市場(桌機+筆電)更是面對近四年來的最大衰退。根據市場分析Canalys發佈預測報告,整體的市場的衰退率來到了8%,相當於把過去4年來的成長率全部抵銷掉。 而在幾個各大廠牌的衰退程度上,蘋果是最深受其害的,由於全世界的蘋果實體門市接連的因為疫情暫時關閉,加上大家都在期待蘋果可能會推出改回剪刀腳鍵盤的新版MacBook系列,而造成觀望心態,使得第一季的出貨量大減21%。 除了蘋果受到爆擊之外,Acer和HP在第一季的出貨量上也都受到了10%以上嚴重減少。但在各家廠商都受到大量傷害的同時,Dell反而逆勢上漲了1.1%,估計可能和Dell將銷售主力移往線上與高階企業市場有一定程度的關聯。 雖然說不少國家的國民都開始進行居家工作、學習,連帶使得消費市場對於電腦的需求有所提升,也出現出貨量減少,但銷售量增加的奇特現象,但對於各大公司的財報的貢獻似乎還是相當有限,畢竟一般辦公族群的消費力還是比不上企業的大量採購嘛。 另外根據Canalys的預測,接下來六個月會是一個相當重要的關鍵時期,除了市場可能面臨更嚴重的下滑之外,世界普遍性的鎖國與封城也可能造成現有的各項電腦零件在庫存賣完之後,出現供貨不足的斷貨情況,甚至可能漲價的可能。看來玩家現在不只要囤口罩、搶衛生紙,連電腦周邊都要都要成防疫物資的一環了。因此,要是玩家們的電腦用起來卡卡的,有點壞掉,或是受不了它的龜速,也許可能需要提早採購,以防萬一。 ------------------------------------------------------------------------------------------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https://t.me/PCDIY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https://t.me/PCDIY_Chat
-
製程工藝再度嚴重落後?Intel Alder Lake 10nm處理器2021登場,完整7nm產品要等到2022
關於Intel的處理器製程這檔事,連它們自己都已經,不過現在看起來好像又要再往後延了...最新的消息來看,Intel明年仍會是以10nm處理器為主,完整的7nm桌上型處理器要到2022年才有著落了。 新的PPT消息內容是從中國微博流出,雖然目前無法確認這些簡報頁面的官方認證性,但從中或許可以看出些端倪。 從已知的消息來看,除了Alder Lake系列處理器以外,其他產品目前都已經確定會是10nm製程產品,同時也已確認今年會推出,所以這份PTT或許時效性稍微有些落後。先前就已經和大家介紹過第10代Comet Lake-S系列處理器和Rocket Lake系列處理器的相關消息了,所以這就有兩種可能,一個是此份簡報內容是Intel原先的計畫,打算要在今年就推出Alder Lake,但計畫趕不上變化...而另一個可能則是Intel尚未決定好到底要先讓Rocket Lake-S登場還是Alder Lake系列先出,但這麼做會把整個規劃打亂就是了。 此外,Rocket Lake-S預期會採用14nm製程,並且會以Sunny Cove或Willow Cove作架構,加上會有Xe顯示卡的支援;而Alder Lake則會採用10nm++(經典加加..)製程,這是10nm+製程的進化版,目前已知的Tiger Lake系列就是採用10nm+製程。 而Alder Lake在採用新製程工藝的同時,在內部的架構設計也有些許不同,主要是會以CPU「大核」+「小核」以及GPU核心的搭配,估計是會以高效能和低功耗兩種目的做組合。目前流出的三種Alder Lake-S處理器有三種: ●Alder Lake-S (8+8+1) 125W ●Alder Lake-S (8+8+1) 80W ●Alder Lake-S (6+0+1) 80W 可以發現到上述最高階版本核心配置是8+8+1,也就是8顆高效能+8顆高效率的核心,再搭配1顆GT1的GPU核心所組成,125W的版本是解鎖版、80W的則是鎖頻版,另有入門80W版本的,則是只有8顆高效能核心+1顆GPU核心。其實這樣的核心處理器設計玩家也不是第一次看到了,在行動裝置上就有許多類似的核心搭配,只是這樣的搭配在桌上型處理器的實際效能表現如何還有待觀察。 其他硬體部分,Alder Lake-S系列預期會採用新的LGA 1700腳位(不斷更新的腳位),同時在顯示晶片上預期也會搭載屆時推出的新Xe顯示晶片或顯示卡。Intel目前也在針對最高階的Alder Lake-S處理器做功耗解放,預期將會以150W作為目標,以求能和AMD Ryzen 9 3950X抗衡。不過預期要採用新腳位的話,就代表現階段剛要推出的LGA 1200只是過渡性產品(疑?),產品生命週期可能非常短暫。 從圖中相信玩家已經可以直接了解,Intel會在今年推出多款10nm製程工藝產品是大家都知道的事了,比較有趣的是下面關於7nm的說明,2021年將會有首款7nm產品登場,但完整的產品組合要等到2022年。所以正如先前在Rocket Lake-S相關報導中就有提到的,該系列或許會是會後一個採用14nm製程的產品,未來將會全面導入10nm、甚至7nm。(終於離開14nm了嗎?) 不過,根據Intel的「傳統」,它們的未來規劃一向都不是這麼順遂,或許各項工藝進程都陸續延後也說不準,但另一方面,AMD今年就會有Zen 3架構、7nm加強版的Ryzen 4000處理器登場,同時即便是Alder Lake-S的來臨,AMD明年也會有Zen 4架構的5nm製程Ryzen 5000系列處理器,這些也是Intel不得不注意的重點,畢竟工藝製程實在落後太多。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沒在開玩笑,Maingear真的拿PC機殼來製作緊急呼吸器!
各國疫情緊張,不少國家都出現了醫療物資短缺的情況,許多科技大廠也紛紛放下原有的產線,開始協助生產醫療用品,例如Razer就將滑鼠墊的生產線改為口罩生產線,正當不少網友調侃是否會推出RGB口罩時,還真的有廠商做出「電競級」醫療產品! 台灣的玩家可能對於Maingear這間廠商不熟,Maingear是一間主打客製化生產的精品電腦廠商,旗下的主要業務之一就是替玩家打造各式各樣的華麗的水冷散熱主機,有一點類似台灣的TT曜越。 除了生產客製化精品電腦之外,旗下也有生產客製化高規格筆記型電腦,和主機一樣以電競玩家為主要客群,其風格大多是以黑、紅兩色做搭配,而且每一台都要價不菲,最便宜的起跳價就來到了1299美元呢! 作為精品級潮牌,Maingear也有生產一些信仰周邊,例如滑鼠墊和電競椅等,玩家如果對於高檔客製化電腦有興趣,該公司的運送服務是有提供寄送到台灣的,很適合口袋深又想要獨一無二外觀的電腦玩家。 現階段許多歐洲國家的醫療用品相當吃緊,除了一般的防護設備之外,肺炎重症患者的呼吸器因為生產製造的技術成本更高、價格昂貴,市場供不應求和醫院經費不足,難以購入的新聞屢見不鮮。 Maingear為了支援疫情,便將舊款機殼(型號為F131)重新改裝,將它製作成名為LIV (音似Live,所以您懂的)的呼吸器。由於是將舊款機殼直接魔改製成,LIV在價格上相對會來得便宜一些,與一般正統呼吸器相比,LIV在價位上僅有1/4,並且為了分秒必爭的醫療環境,機器不但具備自動功能,也提供便利的觸控介面,根據官方的說法,只需要1.5秒就能夠為病患開始供氧,真的很符合「電競」快還要更快的精神呢!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Bt6EdkXQTk ▲Maingear LIV介紹影片 Maingear所生產的LIV呼吸器已經在歐洲投入使用,包含瑞士與情況非常危急的義大利。作為美國的廠商,Maingear目前還在爭取美國FDA的許可,以美國目前的疫情發展狀況,應該很快就會進駐醫院。 同時,Maingear也表示在認證通過後,也會有進軍世界的打算,考量到不少科技廠商也在加緊研發生產中,說不定未來各式各樣的「電競醫療用品」還真的會從玩笑變成現實。 ------------------------------------------------------------- 【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正式開創!】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https://t.me/PCDIY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https://t.me/PCDIY_Chat
-
Vulkan超神助攻、RX5600XT能跑4K@60Hz你敢信!《火線獵殺:絕境》Vulkan版本效能實測
《火線獵殺:絕境》(Tom Clancy's Ghost Recon Breakpoint)作為Ubisoft年度3A大作,在去年10月時正式推出了,雖然該遊戲的評價因為和前一代《野境》整體來說內容性太接近,導致遊戲的熱潮下滑快速,仍不失為一款打發時間的射擊版GTA遊戲。 最近Ubisoft更是幫《絕境》推出了Vulkan版本,讓玩家可以在更低資源的硬體消耗下,達到更優秀的效能表現,小編本來就有稍微在玩一下《絕境》,先前遊戲剛上市時也有幫大家做了,這次藉由Vulkan版本的推出,就再來幫大家做一下簡單的測試吧! 原先《絕境》的遊戲是建構在微軟的DX11架構上,由於該API架構歷史悠久,多數遊戲都會先以該系列架構推出遊戲,不過Ubisoft算是少數一直有針對Vulkan版本做努力的廠商,先前在《虹彩六號》上就有推出Vulkan版,讓原本最佳化處理就已經非常優秀的基礎上,遊戲整體的穩定度又再往上拉高了些,也因此這次《絕境》推出Vulkan版本也是讓許多玩家非常期待的一點,尤其對於硬體規格配置較低的玩家來說,或許會是一大福音。 小編先拿了手邊的平台做測試,使用的硬體規格是AMD Ryzen 5 3600處理器搭配Radeon RX5600XT顯示卡,主機板是採X570系列,相對來說是比較偏中規中矩的設定。在效能的比較設定方面,選用了DX11版和Vulkan兩種版本做對比,並且在遊戲預設「高」畫質設定下,針對不同的解析度(FHD、2K、4K)利用內建的跑分測試做平均fps的報告。另外,驅動程式的部分雖然目前已經有最新的Radeon Software Adrenalin 20.4.1版,但一方面測試數據是在前一個版本20.3.1中進行測試的,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兩個版本小編進行過數據比較,發現數據上的差異並不大,各解析度和模式之間的數據相差僅1~2 fps,因此,這次的測試數據仍是以20.3.1作為指標,但新版本的20.4.1也能獲得相同的結果。 順帶一提,小編建議還沒更新新版20.4.1驅動的玩家可以盡速升級,新版本針對部分新遊戲有顯著的效能提升,最明顯的自然就是近期新推出的《惡靈古堡3:重製坂》,詳細的前後版本對比可以從。 以下就直接用圖表做解釋了~(畢竟圖表說明最直接) 從圖表中來看,主流FHD解析度下的效能提升最明顯,從原先DX11架構的99 fps、提高到126 fps,這之間達到約20%的效能提升,將近30 fps的助攻,除了讓RX5600XT達到穩定120 fps以上的水準以外,若稍微針對細部畫質做調整的話,要達到平均144 fps的表現並不難。 另外,其他兩種高解析度2K、4K的效能提升同樣亮眼,包含在2K下提高13 fps、達到96 fps的水準;4K下也拉高到57 fps。其中,小編為了進一步了解4K效能的極限,額外做了簡單的小測試,雖然說這麼做有點偷吃步,但玩家只要將預設畫質設定調整至「中」的等級,就能在4K解析度下獲得平均60 fps的表現。這可是RX5600XT啊各位~ 其實原本AMD針對RX5600XT顯示卡的,且有能力在1440p也有不錯的潛力,但這次甚至能有機會在4K解析度下獲得高水準表現,確實是始料未及,即便把畫質設定維持在「高」,整體的平均表現也至少有50 fps以上,這其中最大的功臣還是在於Vulkan的神助攻,畢竟在Vulkan的架構下,系統執行指令的需求變低,同時也能進一步解放硬體在玩遊戲時的整體效能,進而讓平均fps上升,也因此讓RX5600XT變成神卡。 當然RX5600XT本身的定位仍是在1080p為主,但未來若有更多遊戲支援Vulkan架構的話,相信勢必能讓整個硬體市場的競爭力更往上,尤其對於中低階硬體配置的玩家來說,絕對會是一大福音,我們也只能期待有更多遊戲軟硬體廠商能夠推出Vulkan架構遊戲了。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最多人點閱
- 華碩ROG電競筆電2020展望:雙螢幕Zephyrus Duo 15、主打女性市場與eSports之Zephyrus M和ROG STRIX G15相繼報到
- NVIDIA GeForce RTX 3080遊戲測試效能揭露,據稱約比RTX 2080 Ti快30%!
- Intel 400晶片組家族、對應Z490主機板型號全都露,搭配10代Comet Lake-S處理器必備
- WPA3加密協定進入認證階段,最快2019年就會有實體產品推出
- NVIDIA官方公開創始版GeForce RTX 3080開箱,精緻質感包裝顯卡橫向放置
- 《Bloomberg BusinessWeek》彭博商業周刊爆料 美超微伺服器主機板 黑客門 被偷裝間諜晶片,《Apple、Amazon、SuperMicro》發表聲明駁斥 報導不屬實 精心編造
- 這時脈很瘋狂!據傳AMD Radeon RX 6000 Navi 21 XT時脈將高達2.4 GHz?!
- 購買RTX 30系列顯示卡前必先知道的兩三事:NVIDIA技術簡報 (下篇)
- 中華電信HiNet光世代2G/1G光纖上網來襲,寬頻網路速度再升級!
- 核戰開打!Intel第9代Core處理器即將來襲,八核心Core i9-9900K成新桌上型主流級處理器霸主!
- 筆電沒有網路孔?!你需要USB外接網路卡
- 疫情當前、連呼吸都要小心翼翼,讓Blueair告訴您空氣清淨機的挑選秘辛